最早的時候,美是來自於有距離感的事物,也因此藝術好像總是曲高和寡,所以何謂美感?有人認為「美」的歧義太大,狹義而言,「美」是用來形容令人有快感的事物。但朱光潛先生對此有清楚的分析,他認為快感與美感是截然不同的。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而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例如口渴而得以飲水的快感。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超功利的。美是與現實人生有距離的。
朱光潛覺得「美」應該包括兩方面:「自然美」與「藝術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是兩回事,藝術美不是從摹仿自然美而得來的。藝術美的美只有一個意義,就是事物現形相於直覺的一個特點,其姿態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鳴,這種美,顯然是創造的。而自然美的美有兩種意義,第一就是事物合乎常態的美,例如直背美於駝背;第二種意義其實就是藝術美,所謂巍巍高山,我們覺其美,因為我們把自己的情趣投射其上了 。但我卻認為,自然美的第一義與第二義,其實並無分別,我們覺得直背美而以駝背為醜,實際也是將自己的情趣代入而共鳴,因為自己和絕大多數人都是直背的。所以美其實可以說是主觀的,但又會應著多數決而改變他的存在,其實美就是一個反映人性,亙古不變的價值觀。
「美」,很大程度上是藝術之美,或者就是藝術美,因此,美感教育應該包括藝術活動的教育。藝術美既然是人的情趣與物(藝術品)的交感共鳴的結果,那麼藝術活動可簡單地歸結為情趣的活動。狹義而言,就是能提高學生在創造與欣賞藝術品的能力的活動,對象包括音樂、美術及文學等,甚至連「自然美」的事物也在其內,如欣賞山水,即「審美經驗」的獲取。
朱光潛先生認為情感比理智重要,他認為社會太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大半是由於人心太壞,而要洗涮人心,一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要求人心淨化先得要求人生美化。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同時也是感性的動物,這感情須經美感教育的薰陶,使之諧醇,日趨純潔高尚。另外,藝術可以幫助默觀的內容成為形象。藉著欣賞作品及學習藝術可以帶來震撼、鬆弛、愉快、安慰等,這種情況是理性根本不能達到的。
書中提到無所為而為的玩索,這種審美模式不涉及對象的任何功利、概念、目的,只涉及對象的純粹形式,更具體的說,就是對象的純粹形式所引起的想像力和知解力之間的和諧合作,他舉的這點很有意思,讓我覺得跟老子的『無為』似乎有點類似。現在的我談不上美的創造,但可以欣賞;書中的最後一章節,鼓勵大家在生命旅途中,欣賞你生命中的一切,不為什麼,只因為很有趣,這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也就像是拍照,不為什麼,只覺得拍下所見的影像很有趣。
裡面有一段談到小孩的「遊戲」與「藝術」的關係,其中提到了四個觀點,有兩個是我比較能夠瞭解的。
一個觀點是,遊戲是一種將意象作具體化創造的過程,如果小孩曾經在經驗上得到過騎馬這樣的意象,那麼在他的遊戲中,可能是拿一隻竹帚當馬,將心裡關於騎馬的意像,重新創造在騎竹帚的遊戲上。這一個將意像作具體化創造的過程,與藝術創作的過程是相似的。
另一個觀點是,「遊戲是在現實世界之外,另造一個理想世界來安慰情感」。這個觀點聽起來會讓人聯想到,一個人躲在自造的假想世界裡尋開心,但是,若跟文章裡的另一句話合在一起看呢,「苦悶起於人生對於有限的不滿,幻想就是人生對於無限的尋求」。人一直努力追求擺脫種種的限制,使自己身處在一個無限且自由的境地。
不記得是那位老師說的,如果孩子們不遊戲,長大的孩子,可能不會是個快樂的人。假如,人是由各種配方組成的,如果,把「想像」的這種配方拿掉,那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人呢?
一直很喜歡觀賞小孩的遊戲,總覺得在小孩的遊戲,且是自由的遊戲當中,有許多令人驚喜的想像和創造。好多好多我們現在刻意想要追尋的創意、自由和美好,有點諷刺的是如此自然的存在於孩子的遊戲中。
我想,美來自於停下來看見自己對生命的發現和欣賞,不用任何的標準,像個孩子一樣看世界,美便無所不在。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 – 星期三是藍色的
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小說,看了才知道原來是傳記。
就像他所擁有的亞斯伯格症一樣,書中的文字呈現出來的速度和風格,是像流水一樣緩慢而細膩,讓人彷彿看以從中感受到亞斯伯格症患者的世界風貌。
丹尼爾在 2004 年,因為背出兩萬兩千多個圓周率位數而創下世界記錄,因為他患了學者症候群,由於此病伴隨自閉症的關係,他不僅擁有超乎人想像的心智能力,更在一種迥然異於常人的生活中長大,特別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別的能力與表現,他不僅計算能力驚人,更能在一週內流利地說出剛學的新語言,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是這種人的特點,丹尼爾以類似口白的方式,在本書中描述他成長的過程,告訴大家年幼時他如何逐漸走出孤獨,並學會控制自己,才能獨立生活。
好像一些科幻小說的內容一樣,數字對他來說是一種具體的,就像他經過一排籬笆,他就可以馬上知道那排籬笆的數量,因為對他來說數量就像我們看到藍色的東西,不用經過困難的分析比較就可以具體的知道那樣東西是藍色的。分析他透過對數字的認知與思維方式,告訴讀者他的內心世界的特別,特別到數字是有顏色的。他生日是在星期三,而星期三是藍色的(這也解開了這本書中文書名翻譯的高明之處),而 3 和 9 和大聲吵架的顏色是一樣的,夠奇怪吧?在他眼裡,數字不但有顏色,還有形狀與身段,他就用這些顏色形狀來做複雜的數字運算,而不是用我們凡夫俗子常用的那套十進位,或是數手指頭加腳趾頭的蠢方法。
他也告訴我們一件事,自閉症者的專注是和常人不同的,簡單的說,他們其實並非不專心聽我們說話,而是完全不能分心面對兩件事,當我們說他不專心聽我們說話的同時,其實他們是正專注於自己的世界,是完全不容被打擾的! 我讀此書的同時,也正在讀另一本《創意的技術》,探討的是一些天才人物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這本書的主角丹尼爾相比較,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其共同之處面對問題時,這些天賦異稟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拆解問題,他們會用超乎常人的專注力,創造一些簡化的思維,用不同的解題方式求解,常人所看到的困難或複雜的事物,常常因此輕易地被這些人找出對策。 自閉症的人真的有很多是天才,譬如:愛因斯坦,這一切都是天賦,天才除了有其特別的一面,也有它不為人知的痛苦面。讀這本書除了能理解這些人特別的地方,更能透過丹尼爾詩意般的言語描述,深入這些《雨人》的內心世界,他們真誠而潔淨的心靈,讓人在感動中,對自閉症的人產生了更多的諒解與愛心,而對於天才,也會懷有更多的敬意
「擁有」自閉症而不用「罹患」,是因為看完本書後,深深覺得不管是怎樣的「心智障礙」,不過是另一種人類智力的發展,心智上的變種,而非疾病;他們的腦袋自我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象限,在此生活、成長,深陷其中。雖然和我們一般認定的「進化」方向不同,但無可否認的,正是因為有這些「不太一樣」的人們,我們這些多數「正常人」才得以從中窺探、發掘、想像得到人類心靈的奇妙與多樣性,也許樹百萬年演化後的人類,會是那些我們現在所謂不一樣的人,沒有人應該要認定別人是平凡?或是不平凡?正常與不正常,因為你該如何去定義?那不過是一種比較的刻度,不存在絕對。我們都正常,也都不正常。不是嗎?
別抱怨為什麼你我如此平凡?因為,我們沒有飽受自閉症之苦、我們沒有不適應症與痛苦,所以相對的,我們平庸地智商差不多,π= 3.1416 都只能記到這樣……,發現自己的不凡,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
就像他所擁有的亞斯伯格症一樣,書中的文字呈現出來的速度和風格,是像流水一樣緩慢而細膩,讓人彷彿看以從中感受到亞斯伯格症患者的世界風貌。
丹尼爾在 2004 年,因為背出兩萬兩千多個圓周率位數而創下世界記錄,因為他患了學者症候群,由於此病伴隨自閉症的關係,他不僅擁有超乎人想像的心智能力,更在一種迥然異於常人的生活中長大,特別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別的能力與表現,他不僅計算能力驚人,更能在一週內流利地說出剛學的新語言,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是這種人的特點,丹尼爾以類似口白的方式,在本書中描述他成長的過程,告訴大家年幼時他如何逐漸走出孤獨,並學會控制自己,才能獨立生活。
好像一些科幻小說的內容一樣,數字對他來說是一種具體的,就像他經過一排籬笆,他就可以馬上知道那排籬笆的數量,因為對他來說數量就像我們看到藍色的東西,不用經過困難的分析比較就可以具體的知道那樣東西是藍色的。分析他透過對數字的認知與思維方式,告訴讀者他的內心世界的特別,特別到數字是有顏色的。他生日是在星期三,而星期三是藍色的(這也解開了這本書中文書名翻譯的高明之處),而 3 和 9 和大聲吵架的顏色是一樣的,夠奇怪吧?在他眼裡,數字不但有顏色,還有形狀與身段,他就用這些顏色形狀來做複雜的數字運算,而不是用我們凡夫俗子常用的那套十進位,或是數手指頭加腳趾頭的蠢方法。
他也告訴我們一件事,自閉症者的專注是和常人不同的,簡單的說,他們其實並非不專心聽我們說話,而是完全不能分心面對兩件事,當我們說他不專心聽我們說話的同時,其實他們是正專注於自己的世界,是完全不容被打擾的! 我讀此書的同時,也正在讀另一本《創意的技術》,探討的是一些天才人物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這本書的主角丹尼爾相比較,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其共同之處面對問題時,這些天賦異稟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拆解問題,他們會用超乎常人的專注力,創造一些簡化的思維,用不同的解題方式求解,常人所看到的困難或複雜的事物,常常因此輕易地被這些人找出對策。 自閉症的人真的有很多是天才,譬如:愛因斯坦,這一切都是天賦,天才除了有其特別的一面,也有它不為人知的痛苦面。讀這本書除了能理解這些人特別的地方,更能透過丹尼爾詩意般的言語描述,深入這些《雨人》的內心世界,他們真誠而潔淨的心靈,讓人在感動中,對自閉症的人產生了更多的諒解與愛心,而對於天才,也會懷有更多的敬意
「擁有」自閉症而不用「罹患」,是因為看完本書後,深深覺得不管是怎樣的「心智障礙」,不過是另一種人類智力的發展,心智上的變種,而非疾病;他們的腦袋自我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象限,在此生活、成長,深陷其中。雖然和我們一般認定的「進化」方向不同,但無可否認的,正是因為有這些「不太一樣」的人們,我們這些多數「正常人」才得以從中窺探、發掘、想像得到人類心靈的奇妙與多樣性,也許樹百萬年演化後的人類,會是那些我們現在所謂不一樣的人,沒有人應該要認定別人是平凡?或是不平凡?正常與不正常,因為你該如何去定義?那不過是一種比較的刻度,不存在絕對。我們都正常,也都不正常。不是嗎?
別抱怨為什麼你我如此平凡?因為,我們沒有飽受自閉症之苦、我們沒有不適應症與痛苦,所以相對的,我們平庸地智商差不多,π= 3.1416 都只能記到這樣……,發現自己的不凡,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
讀書心得 – 不怕我和別人不一樣
許芳宜,這個被媒體譽為「瑪莎葛蘭姆傳人」的舞者,為了追求舞蹈之夢,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與體驗,不循常規地堅持走出自己的路。從學生時代就脫離父親為她描繪的人生藍圖,隻身獨闖舞者聖地紐約,吞下所有現實環境的不平等和嘲諷,忍受離鄉背井、快樂悲傷都沒有人分享的孤寂,這一切,都是為了跳舞。這個愛跳舞的女子,以自己的例子證明敢於夢想,認真實踐。
許芳宜寫出心中對舞蹈的信仰與熱情,內心曾擁有過的焦慮、困頓、挫折、渴望他人肯定、想被重要的人物看見、喜悅等種種情緒,就如同她所說:「儘管父母親曾經反對我以舞蹈為志業;儘管這條路漫長而孤單,沿途充滿了黑暗、未知的恐懼,我依然不顧一切,往前奔去,因為我知道,前面有光,有我最喜歡的舞台。」我們總是習慣看見一個人的成名,卻看不見他身後的淚水和努力,很多人都擁有夢想,但是是否擁有足夠的毅力跟耐力面對環境中的阻礙,並努力的實踐夢想。
我覺得許芳宜最另我敬佩的地方,是他那個單純的熱情,只為了喜歡和享受跳舞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是因為他的真心喜歡所以其他人的質疑、挑戰和挫折,並不會改變他的熱情,反而可以幫助他更加確認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若我們真心喜歡某件事,所有的付出其實都在孕育自己的夢想,對我而言,最難的不是熱情,而是如何像許芳宜一樣不計較結果現實,就一股腦的全心投入,看著這本書其實我想每個學跳舞的人其實都很能感同身受。
從國中進舞蹈班到現在,有好多好多的很厲害的同學都放棄了舞蹈,因為跳舞這件事其實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他所要具備的東西太多太多,他所需要的除了堅持還要一股傻勁,是阿,這一樣付出和所得完全不成比例的東西,聰明人是不會做的,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舞蹈總是可以輕易的打動人心的原因,因為那裡面有的是一種不問代價的美好!
高中的時候,許芳宜曾經來跟我們說了一堂講座,雖然是講座,但卻像是聊天一樣輕鬆,他告訴我們要永遠把自己擺在自己的舞台的正中央,不要總是把別人請進來,這句話的道理其實我們都懂,但要真正的領悟我想還是要很大的一段時間吧!看過一些些許芳宜的舞蹈片段,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股光芒,我想這便像是經過粹鍊後的身體吧!完全是多一分太過;減一分太少的乾淨俐落,且充滿了許芳宜式的熱情和一股自在,像他說的『當一個人非常有實力,非常知道自己是誰時,就不會隨便屈服外在壓力,就可以非常自在。』而許芳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許芳宜寫出心中對舞蹈的信仰與熱情,內心曾擁有過的焦慮、困頓、挫折、渴望他人肯定、想被重要的人物看見、喜悅等種種情緒,就如同她所說:「儘管父母親曾經反對我以舞蹈為志業;儘管這條路漫長而孤單,沿途充滿了黑暗、未知的恐懼,我依然不顧一切,往前奔去,因為我知道,前面有光,有我最喜歡的舞台。」我們總是習慣看見一個人的成名,卻看不見他身後的淚水和努力,很多人都擁有夢想,但是是否擁有足夠的毅力跟耐力面對環境中的阻礙,並努力的實踐夢想。
我覺得許芳宜最另我敬佩的地方,是他那個單純的熱情,只為了喜歡和享受跳舞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是因為他的真心喜歡所以其他人的質疑、挑戰和挫折,並不會改變他的熱情,反而可以幫助他更加確認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若我們真心喜歡某件事,所有的付出其實都在孕育自己的夢想,對我而言,最難的不是熱情,而是如何像許芳宜一樣不計較結果現實,就一股腦的全心投入,看著這本書其實我想每個學跳舞的人其實都很能感同身受。
從國中進舞蹈班到現在,有好多好多的很厲害的同學都放棄了舞蹈,因為跳舞這件事其實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他所要具備的東西太多太多,他所需要的除了堅持還要一股傻勁,是阿,這一樣付出和所得完全不成比例的東西,聰明人是不會做的,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舞蹈總是可以輕易的打動人心的原因,因為那裡面有的是一種不問代價的美好!
高中的時候,許芳宜曾經來跟我們說了一堂講座,雖然是講座,但卻像是聊天一樣輕鬆,他告訴我們要永遠把自己擺在自己的舞台的正中央,不要總是把別人請進來,這句話的道理其實我們都懂,但要真正的領悟我想還是要很大的一段時間吧!看過一些些許芳宜的舞蹈片段,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股光芒,我想這便像是經過粹鍊後的身體吧!完全是多一分太過;減一分太少的乾淨俐落,且充滿了許芳宜式的熱情和一股自在,像他說的『當一個人非常有實力,非常知道自己是誰時,就不會隨便屈服外在壓力,就可以非常自在。』而許芳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讀書心得 – 再給我一天
中年男子奇克是職業棒球選手,受傷後無法再打棒球。此後他事事不順,個性變得乖僻;他終日酗酒,妻女離他而去。
最後當他得知獨生女連婚禮也不要他參加,他自殺了,在一個靈異般的情境裡與死去的母親重逢,陪母親渡過了一天。這一天,很平常;卻也很不一樣,因為,母親說出了那個祕密。
父親當年為什麼要拋下他們,離家出走?
這個問題是一個不能碰觸無法痊癒的傷口一直在查理心中淤著血。而今,這個祕密在今生與來生之間的某一個地方讓查理重新認識了母親和自己。查理努力記住他在與母親重逢那天所得到的溫柔和理解,把他以為已經破碎的生命重新拼湊起來。查理重新活了一次。
自殺是從你出生到死亡路上的一條岔路,而你認為那是捷徑,就像奇克自己所說的那樣,覺得沒有人聽你說話,這是放棄的第一步;而放棄是自殺的第一步。這個世界少了我,太陽一樣會從東邊升起,那麼活與不活究竟有什麼差別?
說穿了,奇克就跟我們一樣,總是忽略擁有的,總是渴望卻又因為害怕受傷而無法付出,更重要的是,老是覺得自己是上帝開的一個大玩笑,嗯,奇克本身並沒有吸引力,因為他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發生在他自殺後與母親相聚的這一天。那個在他生命裡最重要,也可以說是上帝所賜與他的一個「多出來的一天」,一段屬於奇克的生命旅行。旅程中,他那已經死去的母親再度扮演奇克的守護者,教會了奇克許多原本他所不知道的事。所以,奇克才會在旅程的最後,做了這樣的決定:
我想重新活一次。與所愛的人相聚,把事情做對。並且,原諒我自己。
很難想像,小時候的奇克因為爸爸沒有盡好責任,所以他一直很在意所以也要自己絕對不能重蹈覆轍,但是長大後,他卻仍然變成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但是最後因為這多出來的一天,讓奇克釋懷了,他發現自己擁有的,原諒自己的缺失,重新好好珍惜現在。
這讓我想到有一天,媽媽說到我小時候為了姊姊被別人欺負,偷偷跑去打人家然後逃跑的趣事,還有就是老是丟三忘四,卻總是天塌下來了也不怕的樣子,那些事其實我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但我發現現在的我仍然是一直再重複做著一模一樣的蠢事,也許方式改變了,但本質仍然不變,也許那些蠢事現在的我會為了保護自己盡量學著不讓他發生,因為我知道自己雖然很有正義感,卻不是一個真的很有勇氣的人,也知道自己就是一個沒有辦法隨時隨地處於螺絲栓很緊狀態的人。這讓我深深體會到,為什麼有人說教育是百年大計。
因為人生有許多事,如果你沒有獲得解決,你一輩子都不會明白,當人走在人生的路上,沒有看到就掉到一個窟窿裡,爬起來,繼續走,前面已經看到窟窿,還是掉下去,下一次看到窟窿,想辦法繞過去,到最後,看到窟窿,直接跨過去........,但是那個窟窿其實他永遠還是存在的,.別以為時間經過人就會長大,常常是歲月白過,我們依然那麼不成熟。
對照現實中的自己,人們總帶著過去的回憶活在現在跨進未來,不管今年幾歲,心裡總是有一個部份拒絕長大,那個部份,反而才是你認識的自己,如此說來,在靈魂深處,其實我們都是孩子,我想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你身邊擁有的人事物,就像是你心中的那個孩子,會讓你變得好與不好,其實決定權都是在你,不要總是想著去找另外一個自己,因為那只會讓你迷失、困惑和苦惱,沒有人的生命課題會是一模一樣的,要找到一條路,能夠讓你心裡的那個孩子開心的笑,才是屬於你的人生道路。
最後當他得知獨生女連婚禮也不要他參加,他自殺了,在一個靈異般的情境裡與死去的母親重逢,陪母親渡過了一天。這一天,很平常;卻也很不一樣,因為,母親說出了那個祕密。
父親當年為什麼要拋下他們,離家出走?
這個問題是一個不能碰觸無法痊癒的傷口一直在查理心中淤著血。而今,這個祕密在今生與來生之間的某一個地方讓查理重新認識了母親和自己。查理努力記住他在與母親重逢那天所得到的溫柔和理解,把他以為已經破碎的生命重新拼湊起來。查理重新活了一次。
自殺是從你出生到死亡路上的一條岔路,而你認為那是捷徑,就像奇克自己所說的那樣,覺得沒有人聽你說話,這是放棄的第一步;而放棄是自殺的第一步。這個世界少了我,太陽一樣會從東邊升起,那麼活與不活究竟有什麼差別?
說穿了,奇克就跟我們一樣,總是忽略擁有的,總是渴望卻又因為害怕受傷而無法付出,更重要的是,老是覺得自己是上帝開的一個大玩笑,嗯,奇克本身並沒有吸引力,因為他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發生在他自殺後與母親相聚的這一天。那個在他生命裡最重要,也可以說是上帝所賜與他的一個「多出來的一天」,一段屬於奇克的生命旅行。旅程中,他那已經死去的母親再度扮演奇克的守護者,教會了奇克許多原本他所不知道的事。所以,奇克才會在旅程的最後,做了這樣的決定:
我想重新活一次。與所愛的人相聚,把事情做對。並且,原諒我自己。
很難想像,小時候的奇克因為爸爸沒有盡好責任,所以他一直很在意所以也要自己絕對不能重蹈覆轍,但是長大後,他卻仍然變成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但是最後因為這多出來的一天,讓奇克釋懷了,他發現自己擁有的,原諒自己的缺失,重新好好珍惜現在。
這讓我想到有一天,媽媽說到我小時候為了姊姊被別人欺負,偷偷跑去打人家然後逃跑的趣事,還有就是老是丟三忘四,卻總是天塌下來了也不怕的樣子,那些事其實我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但我發現現在的我仍然是一直再重複做著一模一樣的蠢事,也許方式改變了,但本質仍然不變,也許那些蠢事現在的我會為了保護自己盡量學著不讓他發生,因為我知道自己雖然很有正義感,卻不是一個真的很有勇氣的人,也知道自己就是一個沒有辦法隨時隨地處於螺絲栓很緊狀態的人。這讓我深深體會到,為什麼有人說教育是百年大計。
因為人生有許多事,如果你沒有獲得解決,你一輩子都不會明白,當人走在人生的路上,沒有看到就掉到一個窟窿裡,爬起來,繼續走,前面已經看到窟窿,還是掉下去,下一次看到窟窿,想辦法繞過去,到最後,看到窟窿,直接跨過去........,但是那個窟窿其實他永遠還是存在的,.別以為時間經過人就會長大,常常是歲月白過,我們依然那麼不成熟。
對照現實中的自己,人們總帶著過去的回憶活在現在跨進未來,不管今年幾歲,心裡總是有一個部份拒絕長大,那個部份,反而才是你認識的自己,如此說來,在靈魂深處,其實我們都是孩子,我想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你身邊擁有的人事物,就像是你心中的那個孩子,會讓你變得好與不好,其實決定權都是在你,不要總是想著去找另外一個自己,因為那只會讓你迷失、困惑和苦惱,沒有人的生命課題會是一模一樣的,要找到一條路,能夠讓你心裡的那個孩子開心的笑,才是屬於你的人生道路。
讀書心得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人生的本質在強調『忘』,涉及『專心』以及『自然』。
當我們無法將心中所想的現實合而為一時,我們就會產生不安、恐懼害怕、緊張壓力、備受威脅等各式各樣的負面能量,如何讓真相與現實合一,我們就不會墮入自我幻象中,生命才會獲得平靜與快樂,這就是生命之所以奧妙以及偉大的祕密-在於順應情勢、因應當下。也就是〝專注〞於眼前的〝此時此刻〞,傾全力的投入此時此刻,不凡的事物就會發生-人生沒有平凡無奇的時刻!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中,被丹稱為『蘇格拉底』的那個老人一直對他強調『要淨化身體、排除腦中多餘的東西、仔細聆聽心中真正的聲音』。蘇格拉底說的這句話主要是希望丹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做他自己該做的事,不管是什麼時候都需這樣做。
丹是一位體操選手,一次車禍的讓丹的腿殘廢,讓他為了接下來比賽所苦練的一切完全消失。當丹自暴自棄的時候,蘇格拉底跟他講了一些道理,告訴他人生並不是只有贏得比賽,他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可以做。丹再一次從蘇格拉底的話中悟見了真理,並開始他快樂的生活。
蘇格拉底叫丹排除腦中所有不必要的雜物,忘記自己正在心浮氣躁、忘記那些不斷入侵他腦中的垃圾。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對於每一種事物都要秉持著認真的態度,不能永遠活在過去。當丹沉浸在過去得獎的泡影中時,他的心裡已經被無形的驕傲以及壓力所矇蔽;這個時候,他無法靜下心來聆聽他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無法活出真正的自己。得獎的那一刻終究只是短短的『一刻』,最重要的是為了比賽準備到贏得比賽之間的過程;這個道理蘇格拉底也藉由爬山一事告訴他了:老人邀約男主角丹到一處『好地方』花了三個小時的行程來到風景優美的山上,男主角東張西望問老人哪裡是他所指的好地方,是眼前美麗的風景嗎?老人回答他說:是丹腳前的石頭。這時,丹生氣了,花了三個小時跑到這裡只為了一顆名不經傳的石頭?當然不是囉。老人說:這三個小時的延途路程就是最棒的過程,老人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會發現什麼。預設結果才會產生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人之所以會失望常常是因為有太多的期望。除非我們都巳學會如何活在當下,此時此地此刻專注於現在。
死亡並不可怕,人生最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好好地活在當下。不可否認,我們時常不是緬懷著過去發生的種種,就是寄望著未來能按心願發生的奇蹟。『現在』就這樣地被過去與未來佔據而無立足之位。單純地就只是做,的確不太容易,尤其在我們的處處充滿競爭力的大環境裡,人們的心裡或多或少都是為了某種因素才願意去行動,預算中的得與少左右了我們付出的多寡,
人們容易被世俗的價值觀包圍進而自我設限,如果我們無法真正跳脫預設的條件,那麼我們就只能永遠活在思想的框框下。為什麼必須讓心靜下來才能看到或聽到萬物最『真』的一面呢?那是因為只有在我們屏除一切雜念的時候,我們才能以自己身體最自然的律動去感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當然我們看到的也就會是萬物最真的一面了。
像莊子寓言中的『庖丁解牛』一樣,當庖丁順乎天理、依乎自然地將牛剖開,他就能完美而不壞牛身、刀身,並且不浪費任何多餘的力氣將一切處理好;我們把我們的知覺、感官以及其他種種都調整到最佳的狀態,我們就能順著自然了解到所有的一切。當然,這個時候我們早已把體內所有不必要的東西全都杜絕在外,於是我們忘了我們的曾經、我們只活在現在這一刻,我們正在享受著當下,我們達到了一種『虛』或『無』的境界。
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順應自然,逆來順受。該是我們的,我們就接受;不該是我們的,不管我們如何去強求也沒有用。這就是道家所謂的『自然』。我們所必須學習的,除了『忘』以外還有『自然』。不要被一時的『意外』擾亂了人生。就老莊的思想來說,我們所謂的『意外』也只是自然萬物循環的一個小階段,誰說那就是意外呢?誰說那不是理所當然就應該發生在你身上的呢?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人生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所以我們不能任意肯定或否定任何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唯有忘了過去,掙脫各式各樣的束縛,活在當下,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真正的樂園,才能了解所謂的快樂。
當我們無法將心中所想的現實合而為一時,我們就會產生不安、恐懼害怕、緊張壓力、備受威脅等各式各樣的負面能量,如何讓真相與現實合一,我們就不會墮入自我幻象中,生命才會獲得平靜與快樂,這就是生命之所以奧妙以及偉大的祕密-在於順應情勢、因應當下。也就是〝專注〞於眼前的〝此時此刻〞,傾全力的投入此時此刻,不凡的事物就會發生-人生沒有平凡無奇的時刻!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中,被丹稱為『蘇格拉底』的那個老人一直對他強調『要淨化身體、排除腦中多餘的東西、仔細聆聽心中真正的聲音』。蘇格拉底說的這句話主要是希望丹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做他自己該做的事,不管是什麼時候都需這樣做。
丹是一位體操選手,一次車禍的讓丹的腿殘廢,讓他為了接下來比賽所苦練的一切完全消失。當丹自暴自棄的時候,蘇格拉底跟他講了一些道理,告訴他人生並不是只有贏得比賽,他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可以做。丹再一次從蘇格拉底的話中悟見了真理,並開始他快樂的生活。
蘇格拉底叫丹排除腦中所有不必要的雜物,忘記自己正在心浮氣躁、忘記那些不斷入侵他腦中的垃圾。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對於每一種事物都要秉持著認真的態度,不能永遠活在過去。當丹沉浸在過去得獎的泡影中時,他的心裡已經被無形的驕傲以及壓力所矇蔽;這個時候,他無法靜下心來聆聽他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無法活出真正的自己。得獎的那一刻終究只是短短的『一刻』,最重要的是為了比賽準備到贏得比賽之間的過程;這個道理蘇格拉底也藉由爬山一事告訴他了:老人邀約男主角丹到一處『好地方』花了三個小時的行程來到風景優美的山上,男主角東張西望問老人哪裡是他所指的好地方,是眼前美麗的風景嗎?老人回答他說:是丹腳前的石頭。這時,丹生氣了,花了三個小時跑到這裡只為了一顆名不經傳的石頭?當然不是囉。老人說:這三個小時的延途路程就是最棒的過程,老人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會發現什麼。預設結果才會產生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人之所以會失望常常是因為有太多的期望。除非我們都巳學會如何活在當下,此時此地此刻專注於現在。
死亡並不可怕,人生最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好好地活在當下。不可否認,我們時常不是緬懷著過去發生的種種,就是寄望著未來能按心願發生的奇蹟。『現在』就這樣地被過去與未來佔據而無立足之位。單純地就只是做,的確不太容易,尤其在我們的處處充滿競爭力的大環境裡,人們的心裡或多或少都是為了某種因素才願意去行動,預算中的得與少左右了我們付出的多寡,
人們容易被世俗的價值觀包圍進而自我設限,如果我們無法真正跳脫預設的條件,那麼我們就只能永遠活在思想的框框下。為什麼必須讓心靜下來才能看到或聽到萬物最『真』的一面呢?那是因為只有在我們屏除一切雜念的時候,我們才能以自己身體最自然的律動去感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當然我們看到的也就會是萬物最真的一面了。
像莊子寓言中的『庖丁解牛』一樣,當庖丁順乎天理、依乎自然地將牛剖開,他就能完美而不壞牛身、刀身,並且不浪費任何多餘的力氣將一切處理好;我們把我們的知覺、感官以及其他種種都調整到最佳的狀態,我們就能順著自然了解到所有的一切。當然,這個時候我們早已把體內所有不必要的東西全都杜絕在外,於是我們忘了我們的曾經、我們只活在現在這一刻,我們正在享受著當下,我們達到了一種『虛』或『無』的境界。
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順應自然,逆來順受。該是我們的,我們就接受;不該是我們的,不管我們如何去強求也沒有用。這就是道家所謂的『自然』。我們所必須學習的,除了『忘』以外還有『自然』。不要被一時的『意外』擾亂了人生。就老莊的思想來說,我們所謂的『意外』也只是自然萬物循環的一個小階段,誰說那就是意外呢?誰說那不是理所當然就應該發生在你身上的呢?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人生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所以我們不能任意肯定或否定任何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唯有忘了過去,掙脫各式各樣的束縛,活在當下,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真正的樂園,才能了解所謂的快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