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瑪莎葛蘭姆:心靈的洞穴和光明行

瑪莎葛蘭姆舞團-
心靈的洞穴(Cave of the Heart)
光明行(acts of light)
指導老師:林秀蓮
9611439 日舞三 謝沛潔

心靈的洞穴(Cave of the Heart)是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早期(1946)所創作的一系列舞蹈作品之一。她想藉一個古老的傳說,表達“死亡和毀滅是妒忌之火焚燒後留下的灰燼”。她強調舞蹈家應“以身體形象客觀地表現自我信念”,“舞蹈應該剝開那些掩蓋著人類行為的外衣”,“揭露出一個內在的人”。

心靈的洞穴以現代的說法是談女性外遇問題,然而在過去允許男性三妻四妾,如何在舞台上展現人性的陰險、妒嫉,挖出黑暗面,需要更深刻的思想表達它的不同層次感。她經常以人的矛盾衝突和激情為作品的主題。環境和時代不斷變化,但她那畫廊式的舞蹈形象對劇中人物內心感情生活的探索與表現卻永不停息。她常用的另一題材是希臘的傳奇。將古典希臘戲劇、故事和神話改編為舞蹈。如同心靈的洞穴是描寫美狄亞(Medea)的,由巴伯(Samuel Barber)配樂。但這不是改編為舞蹈的傳奇故事,而是通過舞蹈揭示出每一個女人心中都存在著美狄亞式的潛意識,說明她們心中燃燒著的妒火不但會毀滅她們所愛的人,而且也會毀滅她們自己。

葛蘭姆創造了一種舞蹈技巧,這是異於古典芭蕾舞風格的第一種重要的形式。她的舞蹈語言旨在表現人類共有的激情和體驗而不僅是作各種優美動作的裝飾性演出。這些舞蹈要喚起觀眾內心的回響而不是要使觀眾基本上從線條或形像的角度來理解其涵義。她的許多舞蹈以強勁的、棱角分明的動作為特徵,這是由舞蹈者以骨盆為中軸作出的肌肉收縮與放鬆而產生的。這種富有表現力的收縮,產生出強烈的性的緊張,而這正是葛蘭姆許多作品的特點。因此,她的舞蹈詞彙以其粗獷、有棱角的線條而與古典芭蕾有極大的不同;為表現人類強烈感到的激情所設計的不協調和扭曲的舞蹈動作也是和古典芭蕾的動作完全不同的。


觀後心得

在心靈的洞穴,可以看出瑪莎葛蘭姆不管是在編排的方式或是動作的質地上都更有突破,情緒也更為激烈,可以更明顯的感受到角色的個性、特質和所要述說的故事,要運用了更多的道具和空間的變化,像是那個象徵美狄亞(Medea)攻擊別人但其實是禁箍了自己的鐵絲,還有利用高台來凸顯角色的舞台上的空間還有運用在雙人舞,使作品看起來更立體,而且不會忽略掉任何一個角色在舞台上的發揮。這些東西即使在現代舞蓬勃發展的今天,還是令人覺得創意十足。

這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美狄亞(Medea)獨舞,我想這是一個不全心投入挖出自己最深層、最赤裸裸的情緒就無法表現的舞蹈,從眼神到肢體舞者散發出來的恐怖和像火一樣燃燒的嫉妒,叫人難忘和震攝。當美狄亞(Medea)將紅絲帶不停抽搐的從胸口拿出來,彷彿真的看到她將心中那條惡毒的蛇掏了出來,在這一段的獨舞中,跟之前的夜旅比起來,動作比較不會像是分開分開的,比較有連貫性而且較流暢,舞者的情緒更能流動在動作中。在這裡面瑪莎葛蘭姆跟夜旅一樣都是採用了希臘劇場的方式,但獨舞者更多的展現了內心的情緒。

光明行(acts of light)則就比較偏向一隻小品,剛開始的兩個獨舞者,不知道是否故意找了一個黑人和白人,兩人時而交纏時而分開的雙人舞,讓我覺得像是光和影之間的遠近、分離、交錯,之後出來的群舞也像是瑪莎葛蘭姆對光的感覺,是腦中的靈光一現,也是每個藝術家都最渴望的靈感,像是神所賜予的神蹟吧!所以群舞者都彷彿在祈求著光明一般,之後出來的白衣女子,全身套著一塊白布,使得身體的曲線更有所變化,在舞台份量變得重了起來,雖說這首舞是先有音樂再有舞作的,但瑪莎葛蘭姆卻沒有都跟著音樂的節奏走,他處理音樂就像是電影中的配樂一樣,有時劇中人的動作腳步會跟著音樂的節奏走,但很多時候又是取其氛圍將他作為背景音樂,但他將兩者之間份量的比重和順序結合得很巧妙,讓人常有驚喜,這是我覺得他很厲害的地方,因為常常編舞的時候都會掉入音樂的沼澤,被音樂帶著走,最後淪為塞動作的作品,但也許先有了畫面在配上音樂,反而會讓看得人對舞蹈的印象更深刻。

看完這兩支舞作我覺得雖然現在當代的現代舞千變萬化,但瑪莎葛蘭姆不管是在身體的訓練或是對編舞的啟發,都還是有著她獨特而且無法取代的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